东方网:丘成桐在沪批评部分青年学者重名利轻研究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晨报视野 [消息树]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体: 【打印】
丘成桐在沪批评部分青年学者重名利轻研究
2006年1月14日 03:49
[我要留言]

上 海

导 读
  • 首个固定房贷利率出炉 略高于浮动利率
  • 双休日申城仍将是"冬季梅雨"天
  • 外资百货欲雪耻 春节促销战提前打响
  • 数码广场"寒促" MP3几乎一元一兆
  • 上海公务员笔试成绩公布 逾两成考生过关
  • 丁俊晖父母的新上海人生活
  •    华人数学界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现任教授丘成桐昨天做客上海,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中,向来以敢说闻名的丘成桐在演讲中对一些青年学者重名利、轻研究的现状表示了担忧。同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功利性太强,不利于培养人才。

      丘成桐在演讲中告诫大学生要学会静下心来做学问,“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时间来推敲研究才会略有所成,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我们必须要牢记在心的。”他说,做学问是要花时间的,没有五年十年根本不可能出什么所谓的“成果”。

      同时他还对学者争名争利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国内的著名数学家不超过10位,有些人手中操纵大部分研究经费,做的却是二流三流的学问。他们中有的曾经搞过数学现在并不研究了,根本不知道前沿的学问是怎么回事,只是求名求利。更令人扼腕的是,有的青年学者原来对于学科还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在其导师的影响下,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不做了,整天想名想利,想做官,想其他的事情。

      更让丘成桐困惑的是,国内的有些学者借着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成就”自己。国外大师有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不大可能再进一步发展,但是国内学者却继其之后,发表一些二流、三流的文章。更有学者为了快速成名,带领国内学者抄袭名作,竟然得到了重视。这不但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一阵歪风,更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声誉。

      演讲结束后,一位交大的女生向丘教授询问对国内中小学的数学教育有何看法。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普教功利性实在太大,应试教育高于一切,教师只想学生得高分,不停地参加竞赛,参加考试,参加奥数比赛,这根本不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就算是奥数得金奖的学生,成功者也甚少。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

      回家……
    • 2005年度上海新闻评选
    • "购物狂"张柏芝搞定名牌包包感动道具师
    • 领导成"替补司机" 一辆计划外旅客列车的"诞生"
    • 抢先排窗口前的第一名 最后却买不到一张票[表]
    • 本命年热购红色内衣 专家:红色能破霉运纯属迷信
    • 上演讨债假戏只为卖掉假烟 看热闹不知不觉中了套

    • 白领冬装清丽搭配5款
    • 无主轿车停在小区只剩"骨架" 居委会无权处理犯难
    • 合作诈骗得手分赃不均生恨 一根电线勒死"阿哥"
    • "自助公寓"受旅人青睐 短租:异地"安家"好过年
    • 上海诞生首家一人公司 注册10万成一人公司老板
    • 小贩弄堂"暗卖"活鸡 春节前须加强零售环节检疫
    • 研究生入学考试今日开考 手机电子狗止步申城考场
    • 选稿:陈誓骠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董川峰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