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数学班首度面试高考精英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6月26日下午,首批前来面试的12位高考成绩优异者,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候在浙大数学中心大楼内。在这里,浙江大学将开设一个专门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的特色教育班,作为数学英才班的首场面试,由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浙大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骏、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郑绍远及数学英才班班主任、浙大数学中心博士后罗炜所组成的面试班底,充分证明了丘成桐先生对英才班的高度关注与期望。
    面试的过程是一个考验的过程,同样也是这些渴望成为中国未来数学家的学生们最直接的一次与国际数学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有些可惜的是,许多在数学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面对丘先生的提问,却少了一丝在计算数学题时的敏捷。“你是怎么学数学的?”“你对哪个数学定理的印象最深刻?请你简述一下这个定理?”“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平时喜欢看哪些书?”五花八门的提问令不少面试的同学感叹,一些问题真的好难回答。
    在晚上举行的“与大师对话:数学与数学人才培养”讲座上,同样有无数疑问抛向了主席台的众位数学家。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骏在参加完下午的面试后,直言不讳地用“失望”这个词来形容面试,他原本期待的是看到许多德智体均衡,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们,事实上并非如此。面试上给出的问题在他当年同样年纪时基本都可以答,而他们的回答大多是“不知道”。他说,国内数学教育与美国教育差距并不大。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郑绍远表示,在国内,高考与奥数的影响远远要比香港大的多。浙大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则认为,奥数对正在学习数学中的学生反而起了消极作用,奥数会减低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该如何挑选一个优秀的数学人才?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关键要看自己对数学兴趣有多大,看的课外书有多少。他举例说,高中里老师只是单一对疑难问题做解答,而学生们主要围绕数学竞赛看课外书。而他与郑绍远在读书时,数论、几何、代数包括国外名人写的书,什么书都看。再者,本身文化气质与修养的培养也很重要。对于知识要有全面的理解,只要打好基础,才会对将来从事数学研究有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