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新闻网:物理学的未来在年轻人手中
时间: 2005-03-14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
![]() | ||||
首页 -> 今日在线 | |||||
阅读次数:1218 |
来源:浙大新闻办 时间:2005-02-24 16:11:01 |
| |
“中国的大学应当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就好比是一棵大树的树干,应用研究是树枝,没有基础研究,大树将不复存在。但大树不会在一夜之间长成,许多事要从青年人开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卫·格罗斯教授23日下午在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与中央与地方媒体见面时强调。他认为,学科建设与培养孩子一样,要有高水平的目标,要有雄心,才会有发展。 21日抵杭的格罗斯此行在杭州以“即将到来的基础物理学革命”、“物理学的未来”和“‘渐进自由’理论的发现”为题,面向青年学生和研究人员发表了3场演讲,并与浙大学生进行了小型座谈。虽然学校尚未开学,但格罗斯来校的消息在校网上一公布,大师的报告依然吸引了众多的学生。 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粒子是什么?自然界中存在着哪些力,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这些是整个20世纪乃至现在都困扰物理学家的难题。格罗斯教授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于1973年提出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理论,为回答这些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近年,格罗斯主要从事弦理论的研究,在浙大的前两场报告也主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宇宙万物到底由什么组成?用弦理论来解释,既不是原子,也不是电子或者中子、夸克,而是一段长约10-33厘米的弦,正是这条美丽的弦组成了整个宇宙,而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只不过是它不同的表现形态。报告中,格罗斯教授阐述了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弦理论的发展历程,并认为它有可能把量子力学和引力等结成一个无缝的整体,实现自爱因斯坦以来众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建立的终极理论——实现对所有的自然现象进行统一描述的梦想。 2002年8月,格罗斯和哈佛大学教授斯图敏格等曾来杭参加了丘成桐先生主持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卫星会议——弦理论会议。他们了解到中国有许多优秀的青年学者非常渴望了解和学习弦理论。据正在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持弦理论讲习班的斯图敏格教授介绍,格罗斯的此行讲学计划也属于讲习班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斯图敏格已于2005年1月在浙大数学中心开始了这一项工作,他说,弦理论是现今物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瞩目的,我们的讲习班就是为中国渴望学习弦理论的青年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据正在浙大数学中心的中科大教授胡森介绍,讲习班前两个月是课程学习,后两个月是讨论,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都有学者参加讲习班的学习,他说,前两个月的课程还是很紧的,如果能跟上,基本可以说是入门了。 格罗斯与夫人和斯图明格一起出席了由浙大新闻办组办的媒体见面会,接受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江电视台等10从家媒体的采访的。在与媒体的对话中,格罗斯一再强调的观点是,“物理学的未来在年轻人手里,”这也是他乐意与青年人交流的原因。他说,现在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时期有的10倍,甚至更多,而且信息交流迅达,因而科学研究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不可能再会有一个人长时间支撑一个科学领域的现象出现,因此,也不会有人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但是却会有可能出现10个甚至20个爱因斯坦。格罗斯强调说,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交流,只有在高水平的思想碰撞中,才能迸发思想的火花。 在与青年学生的座谈中,两名名叫谢丹和朱礼君的浙大竺可桢学院大四学生引起的格罗斯的注意,这两位已经考取了格罗斯教授任职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学生。格罗斯说,“这两个学生问了我很多问题,我很高兴。30年前,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很听话,但不敢向‘权威’发问,这曾经让我很担心。现在,我发现中国学生的变化真的很大。”他说,“年轻人要把目标定高一点,要有野心,别怕挑战权威,才会有所建树,有所超越。” (欣 文) 【关 闭】 关键字: 格罗斯 相关新闻:
|
浙大求是新闻网 : http://www.zju.edu.cn/zd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