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4-22
作为爱打听的记者,尽管知道这样的蠢问题会打扰他们的雅兴,但还是想听听他们一针见血的看法: 王元——天赋+兴趣+最好的老师是青少年成才的途径。数学专业在许多高校的招生排行榜上位置越来越靠前,在浙大已经位居第七。职业数学家不必太多,因为数学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正规训练,但学数学很有用,各学科都用得上。 刘克峰——做数学永远要顺流而下,不要太费劲,太玩命,要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也不要随波逐流,两方面要协调好,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数学是思想家的学问,万物皆数理,没有微积分,整个近代数学就没有了。几何拓朴学的黄金时代是陈省身年代。我听美国一支垒球队的老板讲,他们雇了一位搞数学的,研究攻球次数和薪水的恰当比例,防止多花冤枉钱。在微软还有专门一个纯数学的研究室,养着一批数学家。 张伟平——尽管现在美国找工作不容易,华尔街还招大量的数学系毕业生,培训三个月就上岗,数学教人会思考。 张文岭——数学家要多交流。就像告诉你有一只箱子,但要打开看看才眼见为实。做数学研究也是这样,不能光靠电子邮件,要面对面地碰撞才会擦出火花。 周坚——数学有没有用?如果完全为一个目标奔过去的人,不大可能到达目的地。数学好像是抽象的,与你的生活无关,但比如买车,花同样的钱,数学家可能更会算计,可以买到更高价值的车;再比如现在普遍在用的电脑,它的发明人冯·诺伊曼、图林都是数学家。 肖杰——在新一代数学精英的带领下,我们先追求“智者乐”,再追求陈省身大师的“仁者寿”。我真佩服陈老,他自费花2.5万元印刷数学挂历送给同好,是真正在享受数学之美。 辛周平——数论是最有力的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