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闻办:800多支队伍竞争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时间: 2008-08-06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800多支队伍竞争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各国院士当评委 期望更多西部地区同学参加
阅读次数:499 |
来源:浙大新闻办 时间:2008-08-05 20:55:16 |
| |
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设立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赛程过半,目前已有160多所中学的848支队伍提交参赛作品。8月5日下午,国内评审委员会主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表示,参赛规模已超出预计,但团队主要来自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他希望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也能踊跃报名。有兴趣的中学生9月1日前可登陆竞赛网站()注册参赛。 去年12月,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与泰康人寿共同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从今年起每年在海内外分五大赛区展开赛程。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丘成桐希望通过该奖项鼓励中学生们不单从考试的模式来看待学问的成与败,而是通过这个奖项媒介去学习如何去寻求科研创新的途径。美国John Templeton基金会也决定拨款120万美元来支持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未来几年的运作。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竞赛的组织与选拔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命题考试,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竞赛。它借鉴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西屋奖”,注重创新与实践,鼓励团队精神,学生要自行选题,进行科学研究,最后提交论文参加评选。参赛团队由1至3位队员和一位指导老师组成,选择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题目及资料,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研究计划,经指导教师或所在中学推荐,向评奖委员会递交专题研究报告。记者看到,已提交到竞赛网站的参赛团队的论文提纲涉猎面很广,比如用数学知识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化规划、设计一套超市存包柜的合理方案等课题等。“有些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些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刘克峰说,“两种形式都是可以的,也允许运用超越中学数学知识范围以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参加评选的论文要经过三轮评审,每一轮都是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严格审查,最后一轮现场答辩,中学生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国际数学家面前进行陈述和演示。国内评审委员会由国际知名华人数学家组成,主席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刘克峰教授;国际评审委员会由丘成桐教授亲自担任主席,成员是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国际一流学府的教授,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院士。为保证竞赛的公开公正,经过筛选的论文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并由不同赛区的专家进行交叉评选。 颁奖典礼将于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届时将公布金奖1名,奖金15万元;银奖1名,奖金10万元;铜奖3名,奖金6万元。优胜奖5名,奖金3万元;并且相应奖金的30%用于颁发给获奖学生的所在学校和指导教师。来参加颁奖仪式的嘉宾除了众多国际著名数学家外,还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名校本科招生负责人,这意味着,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中学生有望被这些世界名校优先录取。 (周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