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报: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杭召开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杭召开
浙大培养的博士汪徐家首次摘得晨兴数学奖金奖
作者: 佚名  阅读数: 64 

  本报讯 12月17日,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多名华人数学家齐聚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参加为期五天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浙江大学博士毕业生、澳州国立大学教授汪徐家获得晨兴数学金奖。大会还将晨兴应用数学金奖颁给了复旦大学毕业生、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统计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范剑青。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卸任江苏省委书记一职前向大会发来贺信,他说,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是全世界华人科学家的科学盛会,创办以来,为海内外学术界广泛瞩目和高度评价。相信本届大会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路甬祥在贺信中说,众多海内外著名数学家聚集一堂,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共同为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必将对推进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为大会发来贺电。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在会上致辞。他说,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技术支撑。浙江目前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浙江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下一步发展最根本最基础的力量。浙江会一如既往支持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基础学科的发展,为浙江成为中国数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服务,希望国内外华人数学家来浙江发展。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在致辞中说,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正在逐年提高,浙大能承办此次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非常荣幸。浙大数学学科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以丘成桐为代表的华人数学家的帮助,浙大将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积极向海内外的数学大师学习,争取为中国成为数学强国贡献力量。
  上午9时,大会开幕式晨兴数学奖颁奖典礼暨研讨会正式开始,大会颁发了享有“华人菲尔兹奖”美誉的晨兴数学奖,来自世界各地的七位华人数学家获次殊荣。毕业于浙江大学,并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的来自澳洲国立大学数学及应用中心教授汪徐家获得了这一华人数学界最高荣誉———“晨兴数学奖”金奖。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名誉主任、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教授高兴地说:“汪徐家教授是晨兴奖设立12年来,首次由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获得金奖。”
  此外,来自西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刘秋菊、安娜堡密歇根大学数学系教授季理真、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教授金石、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陈俊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及晨兴数学中心教授田野先后走上了领奖台,共同分享了2007年晨兴数学银奖,并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据悉,由香港恒隆集团出资设立的“晨兴数学奖”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由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发起,每三年一次,奖励四十五岁以下的在理论及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华人数学家。为确保该奖项的公正,除丘成桐教授担任评委外,其他八个评委都是非华裔的世界著名数学家。前三届先后在北京、台北和香港举行。本届大会有1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参加,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还颁发了陈省身数学奖以及ICCM国际合作奖。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晨兴集团创始人陈启宗,以及来自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和世界顶级数学家们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12月17日晚,此次大会的活动项目之一———首届“新世界数学奖”颁奖典礼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此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高校的6位博士、6位硕士和9位学士获得面向大学生的首届新世界数学奖,论文课题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金融数学、生物数学等。其中浙江大学的徐浩获博士论文金奖,林彬彬、岳赟分获学士论文银奖。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发言中表示,协办本次华人数学家大会是促进浙江大学数学研究的一大契机。新世界数学奖的设立,必将更好地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点燃他们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热情。希望通过各界的努力,新世界数学奖能够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奖项之一。
  “新世界数学奖”发起人丘成桐在颁奖典礼上高度评价了华人数学界的学术水平。在他看来,许多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在数学研究方面的造诣很高。本次新世界数学奖的所有获得者都有足够的实力赢得这份荣誉,他们配得上手中的金银奖牌。同时,他认为,新世界数学奖的设立发掘了更多具备一流水准的华人数学系学生,这必将有效推动中国,乃至国际数学领域的发展。他希望通过此项奖项,选拔出一批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思维的未来数学家。
  大会还在浙江大学启动了第一个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数学奖”宣告成立,旨在鼓励中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第一届评奖将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大会期间,还举行“人类基因工程公众演讲”、“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论坛”、“中学数学教育论坛———欧洲与美国的经验”、“女数学家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郑虹 金山 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