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在读博士生徐浩收到了美国数学会著名评论期刊《数学评论》的邀请,担任该杂志评论员。《数学评论》是在国际数学界享誉甚高的评论性、报道性的数学文摘杂志。此前,受邀担任评论员的大都是在该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和知名度的教授、学者。
据了解,评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其所属领域内新近发表的文章进行评论,包括原文大意的概括,要点、创新点的评点及其与原文相关文章的综合点评。评论文章是数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工具,因而要求评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准。“在数学上做得好的人很多,我的师弟师妹中就有很多人也作出了很好的成果。”徐浩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被相中,“或许是因为恰好有这个领域的权威学者对我所得到的结果感兴趣,所以才让我去做评论员”,“应该感谢我的导师刘克峰教授把我带入了这个迷人的领域,为我指出了最合适的研究课题”。
就在此前,他与导师刘克峰教授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引起了模空间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斯坦福大学Vakil教授的好评。师徒二人给出了著名的Faber相交数猜想的关键性简化,从本质上简化并澄清了这一猜想。过去几年中,Vakil教授曾一直与两位著名的加拿大数学家研究如何简化Faber猜想的证明。研究论文的预印本出来不到两个月就被引用,并被认为是“提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猜想”。Vakil本人也多次回信高度评价他们的工作,并认为这一证明方法比他所能想出的更简单。
此外,徐——刘还得到了包括全部曲线模空间相交数信息的n点函数的一个简洁表达式,将10多年前由顶尖的超弦理论学家Dijkgraaf与国际数论大师Zagier得到的2点函数和3点函数推广到了一般的n点函数,解决了曲线模空间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Zagier本人也对此高度评价。利用这个全新的n点函数,师徒二人还证明了著名物理学家Itzykson和Zuber在1991年提出的关于黎曼面自同构与相交数分母的猜想。
一名默默无闻的学生何以能被国际名刊破格委以重任?徐浩说,是对数学真诚的热爱,和在浙大10年求学中众多良师的教诲。1997年,徐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混合班计算机专业。但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跑去旁听数学系的课程。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数学学习中。大二下学期,徐浩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进入了他渴慕已久的数学系。在研究生阶段,徐浩却慢慢体会到数学研究的不易。他在“多复变函数论”上的研究并不顺畅,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也不甚满意。随后,报考中科院博士生的失利更让他心灰意冷。他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对数学研究的信念开始动摇。刘克峰教授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从2004年暑期至今,徐浩师从刘克峰教授进行“代数曲线模空间”的研究,并迅速地接触到了许多曲线模空间领域的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