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奥赛”金牌选手不应有免试升学的“特权”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您的位置: 新华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奥赛”金牌选手不应有免试升学的“特权”
2006年07月04日 17:44:3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新华网杭州7月4日电(记者余靖静)日前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上,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呼吁,国内大学应尽快改变招生时让“奥赛”金牌选手免试入学的做法,因为正是这种选拔制度,引发了“奥赛”的“全国性疯狂”。

    丘成桐的呼吁得到了与会各位数学家的响应。“我认为‘奥赛’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是引起大家关注数学的一个渠道,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业余活动、课外活动。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本末倒置,大家把金牌看作最后的目标。”中科院院士王元曾担任过很多届国家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主席,然而现状却令他痛心:不计其数的中学生在参加“奥赛”训练,连很多小学生也要在周末去上“奥赛”课。

    据介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2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虽然有很多国际奥赛金牌的得主,但他们是经过几个月强化训练的,由此获得的好成绩不能说明问题。”中科院院士杨乐说,“训练过多的解题技巧对一个人数学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太大帮助,这像跑马拉松,在前几百米中冲在最前面的往往不能将优势保持到最后,因为道路太漫长。数学的道路也是漫长的。”

    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兼数学系主任刘克峰曾和一位前苏联的科学家交流过,前苏联也曾有一段时间弥漫着“奥赛”热。数学家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到中学演讲、发表文章、出版科普书籍,以此来激发学生真实的数学兴趣,同时也重新摆正了“奥赛”的位置。(完)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北大:有突出贡献“村官”免试读研
· 一无臂大学生免试录取读研
· 北大清华今年共免试录52名港尖子生
· 天津市小升初指导意见出台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 石家庄:"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 严禁"生源大战"
· 广东:“扶贫免试免费读研”的政策需要改进
· 福建:到农村任教可免试读研究生
· 福建本科生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免试免费读研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周鹏飞 )
  欧美上班族追求工作生活两不误
各国世界杯期间的性别之争

日本推出太空情书业务
Google清仓抛售百度股份
  中国房地产从业人士首选汽车品牌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诺基亚宣布停产CDMA手机
人类探测器揭示金星五大谜团
  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
中国最大手机家族揭秘
网民心目中的中国旅游品牌调查
西藏十大神秘现象
 读图时代
新华网评
 
新华社区
 
24小时新闻热点
 
 
新华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