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寄语国内科学家:勿以急功近利取代学术真诚 

来源: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新华网上海频道 首页 - 上海新首页 - 要闻
丘成桐寄语国内科学家:勿以急功近利取代学术真诚
www.sh.xinhuanet.com     2006-02-04 09:49:36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新华网上海频道叶锋 刘丹2月4日报道:"我国的科研学术界目前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作为享誉国际的数学家和华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丘成桐日前在上海指出,"不改变这种局面,自主创新就没有希望!"

    丘成桐提到了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事件。他认为,黄禹锡本是个出色的科学家,但"在做出一定成绩之后,被吹捧得太厉害,急于求成,于是就作假"。

    他说,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我国学者身上也不少见。有一件事情让丘成桐一直耿耿于怀。"在数学界有一个很重要的猜想,100多年来许多数学家都想解开它。一个朋友在我的建议下做了很重要的第一步。几年前,我感觉时机成熟,可以沿着已有的方向,做出有史以来第一流的成果,于是拿到中国办了一个讨论班。这个班吸引了很多学者,但后来有些已参加的教授自己不想做了,因为他们考虑假如坚持下去,用于写文章时间就少了,而每年写出多少论文才是他们关心的,做这种费力的事情就觉得划不来。而且他们还不允许自己的学生继续研究,怕论文数量不够;到后来甚至硬性干预。最后,这个本来很有希望的征服猜想的计划不了了之。"

    "如果科学家整天想着如何发表论文,升官,评上终身教授,那就不可能做出很大的成就。"丘成桐认为,国内不少科学家对权和利看得太重,有些科研人员把做官、发财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在国外,很多科学家都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兴趣,并不把做官作为自己成功的一种标志。

    他还坦言,他接触过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内心的目标就是今后回国后做大官或者是下海赚钱,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也是谋求名和利,"中国缺少那些觉得学术上的问题不解决自己就没有乐趣的人"。

    1982年,34岁的丘成桐荣获被称为世界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至今仍是惟一获得该奖项的华人数学家。此外,他还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特奖"、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等一系列殊荣,现在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并担任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主任以及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他说:"我曾经参观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看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许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才知道传世的作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许多杰作都还未发表。我钦佩他们的胸襟,并深感惭愧,中国的许多科学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为浮躁的追名逐利心态取代了甘耐寂寞的学术真诚。"(完)